金融服务“力挺”乡村振兴 山西省联社丰富帮扶举措******
中新网太原1月6日电 (范丽芳 李莉)6日,记者从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山西省联社”)获悉,根据规划,2023年,该单位将通过做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金融服务、增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金融供给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根据其制订的2023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相关指导意见,山西省联社明确任务目标。
首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人口合理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并保持产业帮扶贷款合理增长。其次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持续正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净增230亿元(其中普惠型农户贷款净增140亿元);有信贷需求且符合信贷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评级授信全覆盖。
此外,山西省联社还将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题卡发卡量持续增长;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实现全覆盖;金融综合服务站点净增50个,总量达到14468个;电子银行渠道乡村地区个人客户绑卡数新增130万户。
为实现上述目标,山西省联社将优先提供粮食安全金融保障,加大重要农产品供给金融保障,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保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加大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信贷投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金融支持,拓宽农业农村融资渠道;强化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助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完)
在语言文字盘点中回眸与展望******
每到岁末,各类年终盘点成为人们分享的焦点,这些盘点带领我们回眸过去一年的社会点滴,也唤起每个人经历过的重要时刻、酸甜苦辣。其中,“年度汉字”“年度热词”“年度流行语”等评选,有着和“高考作文题”相似的魔力。语言文字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工具,真实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动呈现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人们生活的节奏。眼下,各类流行语被打上“2022”的烙印,又蕴藏着对“2023”的无限希冀。
各类语言文字盘点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发展进步,也能体味到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掀起热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入围流行语,镌刻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节点,体现着新时代中国的守正创新、自信自强。“一起向未来”“我的眼睛就是尺”等热词带我们回到去年初北京的冬奥时间,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而“数字藏品”“沉浸式”“冰雪经济”等热词,描绘了过去一年群众生活的丰富多彩,假日约上三五好友在雪场竞技、收集数字藏品、体验多重感官享受的沉浸式媒体作品,逐渐成为2022年的新时尚。热词与流行语之间,体现着每一个“小我”与国家的紧密连接。
盘点中涌现的新词语,既反映社会新风尚,也折射出汉语的独特魅力。新奇有趣的网络流行用语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和惊喜,网民妙手偶得的灵光一现,成为全民广泛使用的风趣表达。比如“电子榨菜”,指吃饭时观看视频或聆听音频,这种场景下,音视频内容成为佐餐的“下饭菜”,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电子榨菜”。网络新词本质上体现的行为和事件也许并不算新奇,但透过这些流行的新鲜表述,我们能触摸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风尚,了解年轻人的心态和精神需求,也能深切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许多网络热词甚至早已走出国门,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汉语文化圈中广泛使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连接世界的一个窗口。